★亞馬遜2020年10月編輯選書
★紐約時報暢銷書、亞馬遜分類暢銷榜第一名
全球百大公共知識份子札卡瑞亞帶我們預見未來。
這一次,正是讓歷史巨輪快速轉動的關鍵時刻之一。
COVID-19將如何加速歷史發展?
未來的世界將呈現什麼樣貌?
自冷戰結束以來,世界已經發生了三次大震盪。
2001年的911事件、2008年的金融崩潰,以及現正水深火熱的2019冠狀病毒大流行。
每一次都是「不對稱威脅」(asymmetric threat),
從一些看似很小的事情開始,並且與過去世界所經歷的任何事情都不一樣。
列寧曾說過:「有時可能幾十年都沒有大事發生,
但有時也可能在短時間內一口氣發生幾十年才出現一次的巨變。」
瘟疫肆虐的此刻,札卡瑞亞在這部來得迫切又及時的著作中,
預言了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本質。
疫情對政治、社會、科技、經濟等領域所造成的影響,
很可能數年後才會真正顯現,
他的論述將幫助我們理解疫後的世界樣貌。
這10堂「課」讀來既令人警醒,又帶給人希望。
他針對自然環境與生物危機、過時的左右派政治分類、
數位生活的興起等各個面向提出討論,
也深入分析全球化的未來、日益加劇的貧富差距,
以及疫情如何使得美中關係惡化。
札卡瑞亞促使我們思考,像人類這樣的社會動物,
社群的概念已然融進我們的天性,而且更重要的是,
正如他在結論中告訴我們的──「天命依然未定」,
未來切切實實的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。
《後疫情效應》說的是過去、現在和未來,
是21世紀初難以忽視的,對世界的深刻省思。
作者簡介
法理德.札卡瑞亞
獲《前景》(Prospect)、《外交事務》(Foreign Affairs)
評選為「全球百大公共知識份子」。
《外交政策》(Foreign Policy)雜誌票選為
「過去十年十大全球思想家」(top ten global thinkers of the last decade)。
主持CNN重量級國際新聞評論節目《札卡瑞亞GPS》(Fareed Zakaria GPS),
全世界各地有兩億兩百萬個家庭收看。
為《華盛頓郵報》撰寫每週專欄,每月有八千萬至一億名讀者。
著有《自由的未來》、《後美國世界:群雄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》、
《為博雅教育辯護:當人文課熄燈,大學正讓青年世代失去遠大未來》。
《自由的未來》出版時,季辛吉(Henry Kissinger)評論道:
「札卡瑞亞是極為傑出的年輕作家,
他針對西方憲政原則如何影響全球秩序寫下一本引人入勝、發人深省的著作。」
《後美國世界》發表後,艾薩克森(Walter Isaacson)說:
「法理德.札卡瑞亞對國際時事的分析一直以來都很出色,
但更難得的是,他都是對的。如今,他又出版了一部充滿洞見的傑作。」
譯者簡介
盧靜
雜學家。為了畢業劇本接觸TRPG,為了推廣遊戲開始翻譯,
結果入門卻是社會科學。喜歡民俗、文學、社會科學,
希望透過翻譯,讓讀者以新的視角觀看生活與社會。
譯有《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》。譯作賜教:rutkking@gmail.com。
廖崇佑
畢業於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,
譯有《多極世界衝擊》、《眞的好奇怪:希臘神話》、
《貓咪問題全攻略》、《無法測量的領導藝術》、
《國家地理精工系列:經典自行車》等書籍,
現為自由譯者兼英語學習粉絲頁「賓狗單字」共同創辦人。
聯絡信箱:asylum64@gmail.com。
廖珮杏
自由譯者。偏好議題性的人物故事,
從中探討機制縮影、價值與文化衝突等結構問題。
譯有《重返天安門》、《憤怒與希望》(合譯)、《重病的美國》、
《獨裁者的養成之路》等書籍,以及《電馭叛客2077》(合譯)遊戲。
聯絡信箱:peixingliao@gmail.com。
劉維人
自由譯者。從譯作出發,參與當代民主、公共討論等議題。
譯有《被誤讀的哲學家》、《反民主》、《暴政》、《不穩定無產階級》、
《憤怒與希望》(合譯)、《Mindf*ck 心智操控》等。
譯作賜教:warren1_liu@hotmail.com。